欢迎来到 旅行社调研网!!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旅行社从业

山海寻梦华 闽俗润童心——福建民俗博物馆研学之旅火热进行中!

时间:2022-08-17 文章来源: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 作者:佚名

  

  

  为满足中小学生暑期生活的多元化需求,激发青少年走进博物馆探秘的兴趣,普及传统文化知识,福建民俗博物馆于8月2日-8月16日开启一场“山海寻梦华 闽俗润童心”研学之旅。活动包括“闽都记忆——福州方言八音”、“璀璨花灯映古厝——花灯体验”、“以勺为笔 融糖为墨——糖画体验”、“布里生花——扎染体验”、“梦回古代——国风运动会”等内容。来自福州市多所中小学的30余名学生参加了本次活动。

  闽都记忆——福州方言八音

  福州方言八音承载着闽都文化古韵的气息,是充满“虾油味”的福州传统文化。为了让福州方言在青少年一代得到更好的保护与传承,此次夏令营由福州方言八音研学课堂拉开帷幕。

  

  闽都记忆研学课堂生动形象地展示了福州方言八音的历史、文化和社会价值,老师通过对八音的详细讲解以及与在场学员互动交流,让大家更深刻地认识到福州话的独特魅力。

  在传习环节,老师还教大家合唱福州方言歌:《七遛八遛 莫离福州》“一方水土一方人,福州人恋乡恋祖情悠悠,最爱讲,七遛八遛八遛七遛,煞煞底莫离我福州”,以亲切、生动的艺术形式作为乡音乡情的传承载体,促进福州方言文化焕发生机活力。

  璀璨花灯映古厝——花灯体验

  

  花灯,又称民间彩灯、灯笼。其起源于中国的一种汉族传统民俗工艺品。在福建,灯与“丁”谐音,因此,花灯常常寄托着人们多子多福、阖家欢乐的美好祝愿。为了更直观地展示花灯文化,研学课程通过让孩子们深度体验泉州无骨花灯和福州莲花灯制作技艺,激发学生对福工福艺的关注与热爱,感受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让传统匠心技艺代代传承。

  以勺为笔 融糖为墨——糖画体验

  糖画蕴含了人们的祈福愿望和审美理想,深受少年儿童的喜爱,因而在城乡庙会、集市等群众文化活动场合都可以见到糖画的身影。

  

  一气呵成的手法,惟妙惟肖的图案,绘制的不仅是技艺,更是一代又一代人的童年。同学们围在案台前,兴奋地转动着生肖画盘,紧张地等待指针停止转动。老师手腕翻转间,糖液挥洒而下,凝结在冰凉的大理石板上,是一副生动活泼、栩栩如生的艺术作品。

  布里生花——扎染体验

  扎染,古代称绞缬, 是我国传统的一种印染工艺, 扎染有着悠久的历史,据“工仪实录”记载,早在秦汉时期我国就有绞缬工艺。

  

  学员们按照扎染老师演示的方法进行创作,在多次的浸染和冲洗中,一幅幅精美且独一无二的扎染作品呈现眼前。手中的扎染作品,晕染的是同学们对传统艺术的热爱,捆扎技法看似无序实则有致,无论图案还是色彩,都透着浓浓的中国风。

  8月16日(周二),福建民俗博物馆还将进行“梦回古代——国风运动会”研学活动。敬请期待!

  (福建民俗博物馆)

  


原文链接:https://wlt.fujian.gov.cn/wldt/tsdt/202208/t20220815_5975145.htm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