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旅行社调研网!!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媒体报道

在百年建筑里“艺览西洋”

时间:2025-10-13 文章来源:天津市文化和旅游局 作者:佚名

  

  

  

  日前,天津数字艺术博物馆举办的“艺览西洋——跨越时空的对话”西方美学艺术展迎来展品更新。 天津数字艺术博物馆供图    

  正在天津数字艺术博物馆(法国公议局旧址)展出的“艺览西洋——跨越时空的对话”西方美学艺术展,日前迎来展品更新。莫奈、德拉克洛瓦、于埃三位艺术大师的同题材真迹同时亮相津门,与众多名家作品共同展示出西方艺术史的“百年变奏曲”,让观众沉浸式体验百年建筑底蕴与传世艺术真迹的碰撞,感受天津中西合璧、多元并蓄的独特文化特质。

  此次“艺览西洋”展览甄选了数十幅(件)穿越世纪的作品,以不同流派的经典笔触演绎西方美学艺术发展历程,通过五大展示空间集中展现西方美术历史:从文艺复兴时期对古典艺术的复兴与创新,到巴洛克艺术的华丽动感,再到洛可可艺术的精巧柔美,以及新古典主义的庄重典雅、浪漫主义的激情奔放、印象派的光影变幻、后印象派的自我表达,直至现代主义的多元探索等众多艺术风格与流派。

  坐落于和平区承德道的法国公议局旧址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23年,这座老建筑焕发出新生机,艺术性与时尚感兼具的天津数字艺术博物馆在这里全新亮相。自开馆以来,这里举办了很多风格各异且充满新意的艺术展览与活动。深耕数字技术的同时,该馆还积极拓展多元服务场景,打造集快闪店、咖啡厅、珠宝定制等于一体的文创街区,广受观众好评。

  此次推出的西方美学艺术展,仿佛让人漫步于西方艺术的长河,与那些历史记录者相遇、对话。通过这些作品,观众可以清晰地看到时代印记与创作者的个人风格:毕加索的《胡茬男人》让观者直面大师;达利的绘画、雕塑、版画等不同作品呈现其艺术风格与创作演变;丢勒的《骑马的女郎与士兵》映照出他的人文主义精神;鲁本斯的《拉撒路的复活》记录了欧洲宗教与世俗文化的碰撞;从特鲁瓦永的《双牛图》中可以看到作者眼中的乡村温情画卷;维克多·波利的《枫丹白露的乡间小镇》以质朴的笔触描绘生命的真实质感。

  前不久,此次展览迎来展品更新。由莫奈、德拉克洛瓦、于埃三位艺术大师分别创作的同题材作品《象鼻海岸》同时亮相展览。该馆工作人员李新介绍,法国诺曼底的“象鼻海岸”是一片艺术灵感地,观众可以通过这三幅画作看到同一片海岸的三种风格。德拉克洛瓦的浪漫与激情、于埃的辽阔与真实、莫奈的光影与印象,这些跨越时空的笔触首次同框对话,题材相同却各自独立成章,共同勾勒出一幅横跨艺术史的“百年变奏曲”。通过这些真迹,大家可以感受色彩的层次、笔触的呼吸、细节的力量,也为此次“艺览西洋”展览带来新的篇章。

  此次展览在展出实物作品的同时,还通过数字技术让观众“走进”艺术,收获新体验。在刚刚过去的国庆假期,许多观众慕名而来,感受颇丰。观众丁友文说:“展览的展出地本身就是一座堪称艺术品的历史建筑。当这样富有底蕴的百年建筑,‘遇见’历经时光沉淀的百年画作,这种沉浸的氛围感让人非常享受文化艺术带来的滋养。”

  天津数字艺术博物馆馆长金鹏表示,希望通过众多真迹的展出,让观众更直观地了解西方艺术、西方美术的发展历程,进而发挥博物馆美育功能。该馆还将开展讲座、研学等与展览相关的活动,持续在天津这座开放包容的城市展现文明交流互鉴。


原文链接:https://whly.tj.gov.cn/XWDTYXWZX6562/MTJJ8464/202510/t20251010_7150147.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